刘锋:如山责任 一扛到底
寸头圆脸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眼神真诚,常年一身亮橘色工装,看起来精神又利索——他叫刘锋,土家族汉子,1981年出生于湖北省建始县张家槽村,2005年入党,现任泉厦漳联盟路泉州段项目A3标现浇模板班组班组长。
刘锋很忙,他的班组负责三个施工面,手下40号工人,大事小情都找他,他每天在工地上下翻飞,早出晚归,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腿泥。认识刘锋的人都说他“实在、负责、能吃苦”;他则说自己“一辈子都在领头担责任”。
最初,刘锋是带领一帮战友立功的班长,在军营燃烧青春;接着,他成了忘记小我、一心扶贫的村主任,为家乡通水修路;后来,他又做回班长,领着40多位乡亲奔走于全国各地,谋求更好的生活。
领头雁,从军营到家乡再到工地
2001年,刘锋在入伍前曾拍着胸脯向父母保证:“我决不会只当两年义务兵就回来!”言出必行,他在部队一待就是8年。期间他光荣入了党,从一个害羞内向的农村小伙儿成长为带领战友荣立三等功的排长,“如果说我与其他工人有啥不同,可能因为我是党员。”刘锋说。
刘锋确实与普通农民工不同,他还当过村官。2014年9月,人在贵州务工的刘锋被急召回村,村委会考虑到他当过兵有文化还是党员,便极力推荐他参选村干部。村干部工资微薄,背负养家压力的刘锋考虑再三,终究捺不住心中的党性,选择回乡服务乡亲并成功当选村主任。
新官上任三把火,刘锋主动提出把头三个月工资捐给村里,并立刻着手组织通水修路,用两年多时间基本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水问题,还硬化修缮了村内道路,担起村主任的职责。
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刘锋的村主任任期结束,肩负全家七口生计重担的他又踏上了新的人生旅程——重庆、山西、浙江、广东、福建……刘锋带领几十个老乡背井离乡,辗转全国各工地谋生去了。
“现在班组里还有二十几个从一开始起就死心塌地跟着我们干的老工人,他们信任我,我也需要他们。这么多年大家凝聚在一起,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刘锋笑了。
重如山,严守安全质量两大关
2018年2月,泉厦漳联盟路A3项目现浇模板班组进场,作为班组长的刘锋,每天清晨5点半就第一个赶往施工现场,迎着熹微的晨光默默做着施工准备工作,等待班组成员到来。
在刘锋眼里,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两大关卡,守好这两关才是对工人和业主单位负责。每天上工前,刘锋都要进行班前安全教育,检查组员穿戴是否合规,雷打不动。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能安心地与工人们一起上工。
现浇模板施工跨度大车流量大、夏天天气炎热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带来诸多困难,“这是我待过难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刘锋直言。重压之下,他更不敢懈怠,作为班组长和一名党员,刘锋始终以身作则倡导文明施工,把满腔热情都倾注在项目建设中,认真组织每项施工,脏活累活抢先干,一心一意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受到标段的肯定与表彰。
施工要求高,工人难免会有情绪波动。为了引导和疏通工人情绪,刘锋拿出从前在部队和村委会工作的经验,把班组成员当作兄弟姐妹,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尽可能提供最好的吃住行保障。大家有心里话,乐于找他说,谁有困难,也愿意跟他聊,因为“刘大哥这人从不嫌唠叨。”
刘锋常宽工人们的心:“累了病了就歇会儿,哪怕干慢点也比逞强冒险强,咱在外打工,最重要是平安。”对他而言,保障组员安全,年底能将他们平安送回家过年,是对工友家人的责任。
多年来,背负着期望与责任走南闯北,时刻紧绷根安全的弦、牢守质量的关,身心都不得放松。你问刘锋苦吗?他答还行。问他累吗?他笑言习惯了。刘锋像他出生的大山,平实、坚毅又包容。包容每一缕毒辣的阳光、包容每一句埋怨也包容生活的重压,他像山峰,始终沉稳始终向上。
今年12月,几乎不休假的刘锋打算破例请假回趟家——他要去县里为妻儿订一套新房,小儿子眼看要上小学,刘锋想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担了无数份责任,这一次总算轮到他为自己家人尽责了。
文/骆雅莉
集团办公室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