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党建统领 品质有方——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观摩会暨质量安全培训会综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扎实推进“绿色公路、品质工程”双创建工作,近日,一场以“管理创新、品质提升”为主题的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观摩会暨质量安全培训会在福建省宁德市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举行。
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全长约20.19公里,是宁波至东莞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
如何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观摩会现场,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总工程师陈明友从党建统领、品质打造、生态环保三个方面作了全面展示。
党建+安全 实现“零”事故目标
“哪些安全行为可以兑换积分?”“具体的兑换奖励有哪些?”“制度推行的效果如何?”在沙埕湾跨海通道工程A3标项目党建保障安全生产补给站前,观摩人员纷纷提问。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参建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A3标项目从今年5月起实施党建保障安全行为积分兑换奖励办法,明确参建人员参与或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教育交底、班前会、安全技术创新等活动,可兑换相应的积分。
“例如,发现事故及时处置并上报项目部管理人员,可兑换60积分;发明、创新管理方法、安全技术并被项目部采纳的,可兑换30积分;连续一个月正确佩戴劳保用品,可兑换10积分……”A3标承建单位副总经济师王德怀为观摩人员详细讲解,这些积分经核实后可在党建保障安全生产补给站内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有效调动了参建人员的积极性。该办法推行后,参建人员安全生产的热情越来越高,项目上的安全生产隐患越来越少,实现了“零”事故目标。
这只是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推行党建统领的一个缩影。在经验交流会现场,陈明友还分享了“1+N”党建联盟、党建促征地拆迁、党建促路地共建、党建引领示范工点、党建促文化建设等工作经验。“在党建统领下,项目形成了党建工作共抓、惠民工程共办、区域环境共保的局面,各项节点工作均如期保质完成。”
本次观摩会还新增质量安全培训这一环节,邀请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授课,为一线施工管理人员送上满满的安全知识“干货”。
让建设监管有“智”更有“质”
“项目打造的省内高速公路首个专业预制标段和组建的首个高边坡锚固工程专业化队伍的‘含金量’都很高。”在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施工现场,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工程处负责人陈礼彪总结道。
为解决高速公路边坡锚固工程施工存在的标准化水平低等问题,该项目进行单独公开招标,在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率先采取专业化施工模式,设置了预应力单元件制配中心,实现锚筋体集中加工、统一配送,从源头严把工程质量。彩色钢绞线、南引桥钢槽梁顶推、梁板预制专业化施工……每一处亮点都给观摩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积极以信息化管控提升品质工程创建水平。“大家可以拿出手机扫一扫屏幕上方的二维码,进入页面体验信息化成果。”观摩会现场演示了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监管一体化平台,无论是试验室数据、水泥拌和站数据、沥青拌和站数据,还是张拉压浆数据、视频监控等,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有关数据均可在该平台“一览无余”,而这一切仅需在手机上操作,监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各项实时数据。
依托建设监管一体化平台,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创新实行“首件上传分析制”,及时监测及分析上传数据的质量,解决了混凝土拌和、梁片应力张拉首次数据采集上传质量不高,质量超标预警率偏高等问题;推行重大异常预警处置,以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责任人,及时排查、处置异常情况,直至数据恢复正常;建立梁片溯源管理,实现梁片全过程生产数据留存及跟踪溯源管理等。目前,福建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各环节数据、监控视频均可在该平台上调阅,实现“一张图”可视化管理,建设监管有“智”更有“质”。
施工、环保两相宜
在生态引领方面,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沙埕湾大桥主跨采用一跨过江设计,避免对海域的干扰,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全线引进“环保管家”,截至目前已开展5次环境监测,监测结果均满足环评报告要求;严格控制机制砂生产质量,不断优化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品质,全面总结各项技术数据和指标,实现T梁预制C50机制砂混凝土技术可控、质量稳定。
在低碳集约方面,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项目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主线路基建设场站、租用民房和废弃学校作为项目部,减少临时用地220亩;资源化利用隧道弃渣,全线共产生洞渣152万立方米,全部进行综合利用;坚持“零弃方”建设,全线通过优化互通区填方、路地共建、土地改造等方式消化多余土方,共节约土地138亩;建设泥浆处理厂,处理泥浆3.14万立方米,生产9425立方米泥饼用于制砖,产生综合效益4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