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我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文明服务等工作
人民日报|沙埕湾跨海大桥主桥合龙
图为8月16日拍摄的沙埕湾跨海大桥。张文奎摄(影像中国)
本报宁德8月17日电 (记者刘晓宇)记者获悉:福建省宁德市沙埕湾跨海大桥于17日凌晨合龙,为沙埕湾跨海通道工程年底通车打下基础。
沙埕湾跨海大桥全长2054米,连接闽浙沿海,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沈海高速闽浙段的通行压力意义重大。大桥采用“一跨过江”方案,保护了海岛景观,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沙埕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国交通报|三明高速“36.5°C志愿服务队”清洁公交站台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凌 通讯员 王海清)“我们4人一组,把每个站台都擦一遍,不留任何死角!”8月8日,来自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三明高速管理分公司的18名志愿者们,身穿红色马甲,顶着酷暑,对市区列东街道沿线10个公交站台,开展清洁行动。
今年年初以来,三明高速管理分公司组织开展了多次“36.5°C真情高速人”志愿者活动。“人体正常体温是36.5°C,这个温度寓意真情、舒适、怡人,所以我们把它作为三明高速公路今年志愿者活动口号,还成立了‘36.5°C志愿者服务队’。”三明高速管理分公司党群部主任陈雪珊介绍。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36.5°C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出动志愿者130人次。
人民网|福建省首个全自动上料系统沥青拌和站投入使用
全自动上料系统沥青拌和站局部图。杨文超摄
近日,福建省首个全自动上料系统沥青拌和站在福建沙埕湾跨海高速公路B1标段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福建沙埕湾跨海高速公路B1标段由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交工福建分公司承建。据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全自动上料系统沥青拌和站的亮点是自动上料系统,主要由下嵌式传送带通道、配重锤、数控给料机、电机组、5组上料传送带、变速箱、卸料滑车组成,所有组件集中由数控平台操控。
其工作原理是:下嵌式1#传送带通道从料仓底部贯穿整个料仓,通道顶板上在每个料仓位置预留数个卸料孔并安装数控给料机,上料时给料机根据数控平台发出的指令将所需的指定档碎石均匀地装到1#传送带上,1#传送带再将碎石转运至2#爬坡传送带从通道底抬升至冷料仓高度,依次将碎石转运至3#、4#传送带,最后转至5#传送带贯穿卸料滑车,碎石随同卸料滑车一起移动,将碎石卸至指定的冷料仓内,完成上料。
对比传统上料系统,自动上料系统实现了四大方面的突破:1、文明环保:整个上料过程均在密闭式传送带上进行,避免粉尘污染,更好地改善了工作环境。2、降本增效:只保留1台进行料仓平整的装载机,其他机械设备均被采用清洁电能的自动传送带代替。3、安全环保:噪音小、机械少、操作简,充分发挥夜间施工优势。4、高效率:全程无间断供料,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接下来浙江交工福建分公司沙埕湾B1项目施工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响应国家号召的“文明施工、绿色要求”,在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项目部将进一步加大人员设备投入,加快施工进度,力争高质量地完成2020年底通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