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⑤|中国交通报:未来5至10年,福建高速科技创新将如何发力?
中国交通报
点击查看原文
12月21日,第二届福建高速科技创新论坛在福州召开。
本次论坛由火狐平台APP下载(简称福建高速集团)主办,以“勇担使命 携手创新 奋力超越”为主题,突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整合集聚资本、平台、空间、数据、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打造“开放、共享、协同、融合”的创新平台,切实提升福建高速公路科技硬实力,为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
会上,由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福建高速集团董事长陈岳峰宣介的《福建高速科技创新实施纲要》,明确了未来5至10年分别由院士团队主导的智能建造、智能管养、智慧出行三个领域科技攻关组织实施计划,列出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企业重大需求课题等19个方面的创新研究方向和示范工程。
其中:
⚪ 智能建造领域将研发无人化施工装备、质量智能检测系统,开展路基路面施工、桥梁建造多机种、多机群、无人化联合协同作业研究;
⚪ 智能管养领域将基于无人机组网遥感与智能识别技术,为高边坡、桥下空间、隧道与路面等基础设施的自动化巡查巡检、保洁管养、精准预警、科学决策,研发桥、隧、机电等6个方面智能管养的一体化成套技术与装备;
⚪ 智慧出行领域将聚焦数字高速公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全路网数字孪生和动态仿真模型,开展车路协同、智慧服务区、货车编队以及突发事件的自动识别、预警和应急处置研究,适应未来自动驾驶需求。
此外,福建高速集团还将推进相关领域配套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研发应用,推进泉厦轻型智慧高速公路建设。
此次论坛启动了交通运输部行业研发中心智能建造重大专项,举行了“中科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福建高速科创基地”和“华为—福建高速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同时,福建高速集团与中国联通、中信科、百度、国开行福建分行、兴业银行、兴业证券等单位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交通运输部行业研发中心秘书长王先进在此次论坛发言中指出,福建作为交通强国先行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最根本、最可持续的竞争力,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率先研究和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全国首创工程建设监管一体化应用平台,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保持全国先进行列,为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树立了标杆。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增贤出席此次论坛并指出,“十三五”末,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三纵八横”海西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路网密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管理服务水平名列全国前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福建高速公路领域先后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4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树立了“标准化管理”“智慧高速”等品牌,不仅引领和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还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为全国高速公路发展贡献了“福建经验”。
福建高速集团作为省属最大国有企业,主要负责福建省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协调、指导、监督、服务,以及运营管理工作。近年来,福建高速集团创新能力突出,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和工程管理瓶颈,形成了东南沿海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成套关键技术,建成了一批典型示范工程,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
特别是今年以来,福建高速集团新成立科技创新研究院公司,实现实体运作,初步建立了智能建造、智能管养、智慧出行等方向的创新团队,编制了三大领域的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并通过以院士为组长的专家评审;
联合院士团队、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单位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清华大学联合成功申请《高速公路智能建造无人化系统研发与应用》省科技重大专项,实现了福建省交通系统在科技重大专项上零的突破;
启动福泉车路协同试点研究和沈海高速公路泉州至厦门段轻型智慧高速前期工作;
研究出台了一批具有较强突破性、可操作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奖励、容错纠错等政策文件,建立了50亿元产业基金和5亿元科创子基金,形成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及稳定的年增长不低于20%机制。
下一步,福建高速集团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形成福建高速科创经济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东南沿海交通运输领域最具活力的创新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张建民、朱合华,交通运输部有关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