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速集团:勇担使命践初心 笃行不怠谋发展
一年前的金秋,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发展把舵领航。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明灯,似号角,不仅为福建改革发展标定新方位、赋予新使命,更为我省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奋进力量,奔涌激荡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
集团上下满怀感恩之情、奋进之志
着力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实践动能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与改革发展的征程上笃行不怠
交出了一份“学思想、强担当、见实效”的答卷
在凝聚奋进共识上,以“全覆盖、深渗透”为目标掀起学习热潮。集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传达学习,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开展深入研讨,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四下基层”赴一线解读精神20余场次;分级分类举办中层干部专题研讨班,线上线下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超1.7万人次,实现学习全覆盖;政务微讯等平台推送主题内容50余篇、张贴系列海报,让总书记的嘱托传遍每一个工作岗位。
在细化落实举措上,努力将“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集团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及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论述精神融会贯通,从深化产业体系、运营服务、科技创新、安全应急、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及国企党建6个维度,制定21条可量化、可督办的贯彻落实举措,谋划出台战新产业发展方案、未来科技创新实施纲要、“两通工程”2.0版方案等具体行动。
在推动落地见效上,实现“目标同向、任务同抓、成效同评”。集团党委以严实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地有声,建立“党委统筹、分级落实、闭环督查”机制,将贯彻举措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深度结合“三争”行动与集团“提速提质、降本增效”主题,通过“月小结、季通报”跟踪进度,以“四同四做”督办落实,切实改进作风、强化担当、提高效能、破解难题。
我们着力构建大通道,推动一批重大工程落地建设。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紧扣两岸融合发展部署,为主投资一批新建改扩建路网项目,至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6440公里,超额完成省政府“十四五”规划通车目标,与周边省份联接通道达到18个,路网综合密度位居全国各省第3。
我们着力畅通微循环,全国首创“两通工程”。更好发挥高速公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累计建成“邻县高速通”项目2个,实现85.9%的邻县之间便捷通行;“乡镇便捷通”中,累计建成互通出入口8个,实现85%陆域乡镇30分钟内通达高速;累计开通57个服务区出入口,惠及75个乡镇、逾282万人口,预计年底累计开通总数达70个,同时推动“两通工程”向2.0版提档升级,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城乡要素流动新节点。
我们着力惠民生,让改革红利更加惠及广大群众。全面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安排,实施福州机场高速通行费优惠方案,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充分发挥服务区辐射作用,为沿线乡镇搭建发展新平台,优化服务区餐饮、商超等传统业态,引进潮玩电竞、服装鞋帽、电影院线等特色业态,举办乡村振兴市集周、美食节、音乐节、马拉松赛事等活动,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综合服务。
夯实创新基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1+3+6+N”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研发-中试-产品-应用”全链条业务;打造行业研发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或创新平台、高新企业达23个。围绕主责主业,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取得突破。聚焦应用场景以及管理痛点难点,重点开展10大领域科技攻关;长隧道群智慧运行、无人机智能巡检、沥青路面无人化作业等3个部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正推广应用;成功研发重大灾变监测技术,在福银高速尤溪段实现全国首条全路段覆盖试点。加大研发投入,创新链产业链实现融合发展。建立50亿元产业基金和5亿元科创子基金,取得新型沥青、高性能混凝土、信息技术与软件等26项科技成果并应用转化,转化产值已超10亿元。
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团成功纳入全国首批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试点单位;建成全国首个省域高速公路数字孪生和交通仿真决策平台;打造“一网式管理、一站式服务”体系,一批收费站“云坐席”、智慧服务区、一站式服务平台等项目落地;入选我省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单位,22项数据产品在上海等大数据交易所上架交易。靠前谋划布局,战新产业不断培育壮大。贯彻“数字福建”“电动福建”等战略,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与软件、公路检测新装备等战新产业,一批光伏设施、充换电、新能源产业园、物流仓储、循环经济等项目落地。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坚持“两个一以贯之”,集团本部和130家子企业全部完成“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工作要求,将党的组织嵌入企业管理各个环节,形成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有效运行模式。
我们推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组织完善集团“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董事会权责清单、授权清单,健全经理层制度体系;出台权属企业监事会改革方案,形成权属企业章程、董事会权责清单和授权清单指引,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使治理层级、权责界面更加明晰。同时,强化合规管控,开展“十一类突出问题”等4个专项行动,出台投资管理、商贸管控等16项合规制度,让投资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我们持续深化机构改革,进行“大监察”“大法务”“大审计”体系建设,率先推行“纪巡法审”联动监督,实现全方面、穿透式监管;完成集团部门职能和所属单位部门设置优化调整,推进两级本部职能协同高效;探索专业公司联合设立驻外联络小组,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场;清算注销低效无效权属公司,推动集团“提质瘦身”;完成三级企业事业部制运作,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激发经营管理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我们持续扩大开放力度,积极推进京台扩容、福马、泉金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厦金通桥大陆侧工程;以“茶文化”为主题,打造全国首个闽台融合的天福服务区,构建闽台商贸交流的重要桥梁;布局96家闽台馆及台湾手信馆,销售300余款台湾特色商品,引进台胞台企直营,鼓励台湾业者参与高速公路策划设计、商业展陈等文化创意业务,积极打造交通领域两岸商贸合作示范平台。
一批具有福建文化特色的服务区应运而生。我们从建筑风格、景观风貌、室内装饰、夜景工程等植入福建传统文化,建成“宋元文化”驿坂、“非遗文化”达埔、“畲族风情”林厝、“红色文化”古田、“茶文化”槐植、“文旅融合”青云山等服务区;同时,积极发挥服务区形象窗口作用,在省界、重点服务区打造沉浸式“福文化”打卡区(墙),利用服务区内宣传载体塑造“福”文化流动长廊,全力打造“福”文化节假日“文化潮”,不断推动传统文化与交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